中文

English

你对尊龙凯时的Ⅰ型非洲猪瘟毒株了解吗?(上篇)

发布时间:2025-08-10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猪病,给国内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威胁。2018年,基因Ⅱ型非洲猪瘟病毒首次进入我国,随后基因Ⅰ型非洲猪瘟病毒也有出现的报道。

你对尊龙凯时的Ⅰ型非洲猪瘟毒株了解吗?(上篇)

根据2021年6月的基因组分析,在山东和河南的两个养猪场,育肥猪出现了慢性感染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间歇性发热、皮肤溃疡和关节炎,并观测到零星死亡现象。研究人员对四头死猪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检测,确认所有样本均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并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样本属于基因Ⅰ型。

研究团队从这两个省的养猪场分离出了两种基因型的非洲猪瘟病毒株,分别命名为猪/山东/DY-I/2021(SD/DY-I/21)和猪/河南/ZZ-P1/2021(HeN/ZZ-P1/21)。经过全基因组测序对比,发现这两种病毒株与葡萄牙的基因Ⅰ型毒株呈现出相近的关系,但与中国已有的基因Ⅱ型病毒显著不同。此外,研究还发现这两株病毒均存在多个ORF缺失和截短,可能与其毒力减弱有关。

在临床症状观察中,感染SD/DY-I/21毒株的实验组猪只显示出间歇性发热,且高剂量组的症状更为明显,包括全身丘疹、关节炎和皮肤坏死等表现。尽管如此,所有实验猪在28天的观察期内均存活。

研究表明,SD/DY-I/21病毒株可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猪只,感染的猪表现为慢性症状。病毒DNA在口腔拭子、直肠拭子和血液中持续检出超过28天,说明病毒具有长期复制和持续排毒的能力。

尊龙凯时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强调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传播路径的 tracing 方面。这一系列研究强调了非洲猪瘟基因Ⅰ型病毒的致死率高、病程缓慢以及潜在的慢性感染风险,要求养猪业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损失,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看,非洲猪瘟基因Ⅰ型毒株的致死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且隐蔽,具有强大的水平传播能力,这对养猪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